企业新闻

2014环保仪器将成仪器仪表新宠

厦门海达播报:从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的前10月工业数据看,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率居前。在历经多年的高速发展之后,2008年起,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仪器仪表行业订单量急剧减少。奚家成表示,这意味着,仪器仪表行业已从危机中恢复过来,进入缓慢回升期。

  具体来看,产销占全行业约40%的工业自动化仪表与控制系统因工业改造需求上升,其增幅高于全行业2个百分点;农林牧渔、教育、车用、医疗等仪器增幅均超过20%;电子、实验分析等科学仪器的增幅均接近20%.2013年以来,仪器仪表行业增幅高于大部分制造业,主要得益于国家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支持科技进步、关注民生等有关政策措施的带动。

  产销增速回升的同时,行业主营活动利润增幅却并不高。对此,有专家分析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人工成本上升快,管理、营业费用居高不下,导致行业的成本增幅高于产销增幅。其次,多数企业需求不旺,规模效益下降,高新产品产业化仅在少数企业见效。此外,20个子行业中有三分之一利润同比负增长或低增长,其中光学仪器、勘探地震仪器、气象海洋仪器均为两位数负增长;实验分析、供应用仪表等增幅仅为3%至7%.

  据了解,整个行业的短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工业自动化领域的进步大多集中在流程工业用测控装备,而适用于离散工业用的传感器、控制器、伺服系统、管控软件等基础薄弱、发展缓慢,这将严重影响我国制造业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另一方面,科学仪器因为量小、技术难度大,而国外的产品技术和应用成熟度高,除个别品种外,国内的**产品少有突破性进展。当前,国内仪器仪表行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与******之间的差距依然明显。

  与很多制造业一样,产品质量不高,生产模式落后且效益低下是多数仪器仪表企业的通病。随着两化融合方针的贯彻实施,上述情况开始发生变化,工业自动化和电工仪表行业的企业进步较快、成效初显。部分企业已设立信息化的机构和专职人员,且高薪聘请国外技术专家指导,而起步早、有基础的企业已着手结合现代生产模式推进生产过程信息化,并以此为核心建立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实施按订单生产、可追溯生产,以提高内涵素质,应对新一轮竞争。

 2013随着雾霾成为中国环境污染焦点,在众多仪器仪表领域中较受关注的莫过于环保产业了!2014环保仪器将成仪器仪表新宠。

 环保政策导向侧重责任“抓落实”,环保产业黄金十年发展期。目前完成十二五规划任务十分艰巨,环保行业“2+3”的发展模式意味着未来2年包括火电脱硝、大气污染治理等各领域必将加速实施。近期国家政策偏重于减排目标责任“抓落实”,有望促使各类主体单位的环境治理投资加速投入,十八届三中全会制定的重大决定确立了未来5-10年我国环保产业的黄金发展期。
    鉴于国际经验,我国进入环境治理投资加速增长周期。按照国际经验,大部分发达国家人均GDP超过8000美元开始大规模环保投资,而新兴工业国家人均GDP超过2000美元到4000美元环保投资开始大幅增长。2012年我国人均GDP超过6,000美元,已到治理污染改善环境的加速环保投资阶段。未来5-10年我国环保投资在GDP中所占比例上升至3%左右达到改善环境的程度是一种长期必然趋势。
    火电脱硝改造加快及大气污染监测网建设,未来2年环境监测行业快速增长。截止2012年底国内已投运火电脱硝机组2.26亿千瓦,仍有72%近5.9亿千瓦现役机组未完成脱硝改造。按照“十二五”末火电装机容量达9.6亿千瓦计算,未来3年脱硝项目拉动环保监测仪器需求7,587套,市场总规模预计70-80亿元,年均销售规模20-25亿元;国家对大气监测网的建设拉动相关监测仪器需求规模约20亿元;而未来新污染源监测因子增加必将带来相关监测仪器需求市场的快速增加。
    环境监测**仪器领域进口替代空间大。环境监测仪器行业规模小,资产规模10亿以上的企业占了行业销售规模的40%,行业相对集中。
    但**仪器一直被外资垄断,国产PM2.5监测仪器市场占有率仅为15%,未来**仪器的进口替代空间大,行业并购未来成为趋势。
    维持行业“上等大市-A”投资评级。政策驱动环保产业未来5年年均增速17%左右,随着火电脱硝、大气污染监测及新的监测因子增加,环保检测仪器行业的需求规模保持20%以上的快速增长,我们维持环保检测仪器行业“上等大市-A”投资评级。重点推荐技术研发实力强,产品技术实力雄厚及存在并购预期的公司雪迪龙、聚光科技;重点关注先河环保。
    风险提示。(1)环保政策执行力度减弱导致投资放缓的风险;(2)行业竞争加剧导致盈利能力下降的风险。